2020 Taiwan KOM Challenge 後記
公路車齡約8年參與賽事車齡2.5個月,使用功率計及Strava蒐集數據約2年的時間。
會開始接受有規劃的系統性訓練,主要是希望在挑戰競賽部分有個成績目標、能跟上一些有強度的團騎且盡量不要掉隊太久之外,也能在旅騎累的時候還有餘力能欣賞路途的美景。於是在今年八月的時候與OP Lab 功率訓練&全3D動態Fitting 自行車整合訓練中心討論後開始了付費的功率訓練。
開始導入功率訓練的第一個月,主要是習慣在訓練台上穩定執行課表。也完成開始功率訓練後的第一個賽事,西進武嶺-建大武嶺盃,最終以大會成績4:51完賽。這場騎完後覺得自己的體感還不錯,於是就順水推舟報名了第2個賽事,俗稱東進武嶺的臺灣登山王。有人說西進加1個半小時約莫東進完成的時間,但也多了不少的變數,老實說我還怕自己騎不完。
關於補給的部分,
經過武嶺盃後,對於長時間耐力運動的能量補給有了更多的認識,也更加了解這一塊的重要性,對於騎完東進也更加有了信心。
9月武嶺盃時,詢問陳建州的賽前早餐通常都怎麼吃。他給了我一些參考建議,貝果、麥片+咖啡+香蕉,開賽前半小時在補充一包威得in,這樣的組合對我很有效果,而後就多以此類作為練車或比賽前的早餐的搭配。
東進開賽後,看身體何時進入z2-z3區間,開始半小時吃一包sis。由於這次需要騎6到7小時,一定需要一些固態的補給品,感謝賽前 單車阿賢-李冠賢 贊助我一盒井村屋羊羹。
- 出發時帶5包sis+1包威得in
- 新白楊-吃1條香蕉、補1瓶水。
- 碧綠神木-吃1條香蕉、1條羊羹、水壺補滿。
- 碧綠神木出發後帶3條sis+1條羊羹。
賽事中總計吃了1包威得in/8包sis/2包羊羹/2條香蕉及3.5瓶水。
關於穿著的部分,
由臺灣天氣的單日溫差,對於自行車人身部品類的開發及穿搭是個挑戰,沒有自己親身下去騎過,實在很難想像騎士的需求什麼。且每個人能力的差別,完賽成績也不盡相同,在人身部品的選擇上也就跟著不同。
賽前擬定
無雨或毛毛雨情況
- 輕量長袖風衣+背心+車衣+底衫
- 輕量風衣背心+袖套+背心+車衣+底衫
有雨情況
- 防雨長袖風衣夾克+軟殼背心+車衣+底衫 (推薦競賽使用)+防水鞋套
- 防雨長袖風衣夾克+軟殼刷毛外套+底衫 (非競爭總排成績,可以2套衣物更換,我是在碧綠更換)+防水鞋套
剛好Heroic1的產品線缺少了輕量長袖風衣跟防雨長袖風衣夾克這2樣,希望明年能補齊。
題外話,我在碧綠補給時候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,就是將防雨長袖風衣夾克及眼鏡放回補給車上,導致我在過碧綠隧道下滑後到終點的路上後飽受風雨摧殘。好在體脂肪還夠燃燒,沒有失溫抽筋的發生。還有下次應該要記得使用透明黑變色片,在大雨起霧的情況下還保有較好的視線安全。
最後補充:
在開始功率訓練前,剛好組了新車,委請CPS — Cycle Plus Studio協助fiiting設定、Velostudio組車,經過3個月的騎乘,身體無恙,必須推薦一下。
#heroic1
#heroic1one